弹性垫层是铁路轨道建设的重要材料,其质量必然的联系铁路运行的稳定性。近日,《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合新铁路(合肥至新沂)建设现场发现,多家实施工程单位为节省成本,以次充好,违规将“三元乙丙橡胶弹性垫层”偷换为不符合铁路行业标准的“再生胶仿制品”,这些仿冒品性能远低于设计的基本要求,存在安全风险隐患。(据11月12日经济参考报报道)
在施工现场,记者看出,已铺粘好的弹性垫层“一割就开”“一扯就断”(图源:经济参考报)
据报道,记者暗访发现,已经铺设在限位凹槽装置内的弹性垫层,存在“一割就开”“一扯就断”的不正常现象。
当然,材料是不是合格,是不是满足标准,不能用手撕的方式来判断。媒体将弹性垫层送到权威检验测试机构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送检弹性垫层主要原材料为再生胶;其拉伸强度(MPa)为1.327,拉断伸长率为101%,远低于规定要求的“≥12”和“≥250%”。
《桥上双块式无砟轨道限位结构弹性垫层》规定,铁路无砟轨道橡胶弹性缓冲垫层,应采用三元乙丙橡胶,不应采用其他胶种和再生胶。
如果检测属实,合新铁路的建设在使用弹性垫层上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专家这样认为,弹性垫层使用严重不合格产品,无法适应列车“高强度、高速度”的运行冲击,存在安全风险隐患。业内的人表示,再生胶的成本,只有三元乙丙橡胶的四分之一。
让人感到疑惑的是,记者在合新铁路多个标段的施工现场,都发现了使用不符合规则的材料安装在凹槽装置内的情况。铁路建设工程是百年大计,应该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不容任何偷工减料的行为。这么多标段都疑似使用不合格产品,就格外需要警惕。
中铁七局施工现场:醒目的宣传标语下,记者看出使用的弹性垫层不合格(图源:经济参考报)
应该说,铁路建设工程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再到最后验收,都有层层的质量考核体系,有建筑设计企业、实施工程单位、监理单位和监管部门的共同监督,确保工程质量达标。那么,记者一扯就断的弹性垫层,怎么就堂而皇之地摆在了工地,甚至安装到了铁路上?难道,就没有一个人有疑问吗?
施工现场的标语所言极是,“网格化管理,穿透式监督,让安全风险隐患无处遁形”。然而,讽刺的是,大量不合格弹性垫层散落在标语附近。规定不能放在纸上、写在标语里,而应该落实到具体的生产环节当中去。那么,其中是不是存在失职、渎职行为,就成为公众高度关注的焦点。
中铁七局合新铁路安徽段站前四标项目经理部纪工委书记曲伟明向记者表示:偷不了(工),也减不了(料)。中铁一局合新铁路站前五标项目经理部材料经理韦磊对记者表示:不存在“以次充好”等情况。
按他们所言,“每一颗石子都是要追根溯源”,那为什么在使用弹性垫层上,疑似存在“偷工减料”呢?人们心中的疑问依然没有正真获得答案。
当然,铁路建设工程的材料使用、施工规范、产品数据等,都是很专业的事情。这就提醒,监管部门有必要成立联合调查组,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彻查,给出科学权威的答案。如果真的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应该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第一批DeepSeek“受害者”出现!公司最高裁员95%,员工想转行做保洁
F16 参战!俄摩化旅指挥部遭1.5吨ATACMS导弹摧毁,大量军官罹难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苹果 3 月 25 日在上海举行“利用 Apple 智能的力量”开发者活动
上一篇: 一种新型三元乙丙胶及其生产的基本工艺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 关于2025—2026年度拟聘区级营商环境监督员和拟定监测点的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