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1日晚间,荣盛石化发布了重要的公告其控股子公司浙石化在舟山绿色石化基地投资建设的1000吨/年α-烯烃中试装置(包括1000吨/年1-己烯工况和300吨/年1-辛烯工况,两种工况使用一套设备,不同时运行)于近期投料成功,目前已顺利产出合格产品1-辛烯。
公告显示,浙石化继生产出合格的 1-己烯产品后,再次突破技术瓶颈,近日成功生产出合格的 1-辛烯产品,产品各项验证数据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成功攻克了乙烯选择性齐聚制备 1-辛烯生产技术瓶颈。浙石化利用现有乙烯装置提供原料,采用自主研发技术在石化基地建设α-烯烃装置,该装置的投产有助于打破对国外工艺技术的依赖,提高国内α-烯烃的供应能力,确保相关产业链供应安全,同时对于打通浙石化高端新材料项目中的 POE 全产业链有重要意义。
2022年8月17日,荣盛石化发布了关于投资高端新材料项目的公告,由浙石化建设,预计投资641亿元,对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的相关装置进行挖潜增效,拟新建400万吨/年催化裂解装置、35万吨/年α-烯烃装置、2×20万吨/年POE聚烯烃弹性体装置、8万吨/年聚丁烯-1装置、100万吨/年醋酸装置、2×30万吨/年醋酸乙烯装置、30万吨/年EVA/LDPE(管式)装置、2×15万吨/年己二酸装置、25万吨/年己二腈装置、28万吨/年己二胺装置、50万吨/年尼龙66盐装置、60万吨/年顺酐装置、50万吨/年1,4-丁二醇装置、20万吨/年PBS装置、12万吨/年聚四氢呋喃装置、3万吨/年NMP装置、27万吨/年硝酸装置、66万吨/年丙烯腈装置、20万吨/年SAR装置、30万标立/时CO2重整装置、100万吨/年甲醇装置、60万吨/年合成氨装置、24万吨/年双酚A装置等及相关公用工程装置。
2022年2月,该项目获得备案。根据备案文件,项目新建α-烯烃装置,包括1000吨/年1-己烯和300吨/年1-辛烯生产装置及相关配套设施。
2024年8月,浙石化官宣成功生产出合格的1-辛烯产品,产品各项验证数据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成功攻克了乙烯选择性齐聚制备1-辛烯生产技术瓶颈。
α-烯烃在精细化工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一般认为,C4~C8的烯烃主要用作乙烯和丙烯聚合的共聚单体,C6~C10用作增塑剂醇,C8~C12主要用作润滑油添加剂的单体,而C1~C16烯烃往往用于洗涤剂、香料或三次采油。因此,长链α-烯烃的技术开发具备极其重大的意义。
随着聚乙烯品质升级的需要、POE(聚烯烃弹性体)产业的发展以及表面活性剂、润滑油等下业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市场对α-烯烃的需求量稳步增加。
目前国内外高碳α-烯烃的生产方法主要有蜡裂解工艺、烷烃脱氢工艺和低碳烯烃齐聚工艺等。
工业上α-烯烃最早采用蜡裂解生产技术,应用于合成低凝润滑油技术在20世纪 30 年代开始工业化,雪弗龙公司制烷基苯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工业化。由于原料蜡资源有限以及该工艺烯烃收率和产品质量上的问题,国外的蜡裂解工艺已逐渐被烷烃脱氢和烯烃齐聚技术所取代,Chevron和Shell公司均已关闭了其蜡裂解工厂。
我国由于拥有丰富的石蜡资源,且石蜡裂解工艺生产所带来的成本较低,因此国内企业多采用该方式生产长链α-烯烃,主要被应用合成润滑油及添加剂、降凝剂、烷基苯等,生产企业有抚顺石化厂、石油二厂、兰州路博润等。
由于国内企业在长链α-烯烃生产中,多采用高含油量的蜡为裂解原料,因此使得长链α-烯烃的收率较低、杂质较多、质量不高,不足以满足高端精细化工产品需求。
烷烃脱氢制备长链α-烯烃工艺主要有国外的Pt催化剂UOP工艺,以及国内基于UOP工艺改良的Pt系催化剂工艺。烷烃脱氢工艺生产长链α-烯烃所得副产物为二烯烃,且α-烯烃含量较低,分离难度较大,因目前应用较少。
由于蜡热裂解存在产品质量差的严重不足,促使人们开始关注乙烯齐聚技术。目前国外的生产的基本工艺主要掌握在Cheveron,Ineos,Shell,DuPont,UOP,Exxon,Linde和IFP等大公司手中。
乙烯齐聚工艺生产长链α-烯烃根据催化剂的不同可分为烷基铝催化乙烯齐聚、镍络合物催化乙烯齐聚、锆系催化乙烯齐聚等工艺。其中,烷基铝催化乙烯工艺又可分为一步法和两步法,其中一步法具有工艺简单的优点,但产品纯度较低,两步法产品纯度高,但操作复杂,且投资较大;锆系催化乙烯工艺的代表企业有日本出光石化;镍络合物催化乙烯工艺中最为典型的是SHOP工艺,该工艺主要提供C12~C18烯烃,主要用作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原料。
在α-烯烃供应领域,国内长期以来只有中石化和中石油体系内的少数企业有少量1-己烯产能,大多数都用在作为乙烯共聚单体。
近2年来,受到聚烯烃弹性体规划产能迅速增加以及高端PE产品开发的拉动,国内新规划了大量的α-烯烃项目,自2024年以来,有多家公司布局。
分产品看,中国实现了1-丁烯、1-己烯工业化生产,但1-辛烯生产仍处于小试中试阶段。2023年1-丁烯的产能占中国α-烯烃总产能的90%以上。1-己烯已工业化生产,产能规模保持稳定。
2023年中国1-丁烯产能同比增长13.4%,产量同比增长6.2%;1-己烯产能规模保持不变,产量同比增长6.8%;1-辛烯方面国内尚无工业化装置。
中国α-烯烃消费稳步提升,特别是C6以及更高碳数α-烯烃存在比较大缺口,2023年,中国α-烯烃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4.8%,自给率为84.5%。其中,聚烯烃共聚单体(POE)是α-烯烃最大的下游应用领域。
1-己烯/1-辛烯为共聚单体生产的LLDPE和HDPE树脂,较1-丁烯共聚树脂具有更加好的拉伸强度、流变性、慢速开裂性等,特别适合于各类高强度膜材和管材的生产。
用1-己烯和1-辛烯作为共聚单体替代1-丁烯生产线型PE树脂,已成为LLDPE今后的发展的新趋势。LLDPE开发的新产品中90%是1-己烯共聚的牌号。中国PE市场持续快速地增长,将为α-烯烃作为共聚单体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PP、ABS、PS、AS、PE、POE、PC、PA、POM、PMMA等十余个品种,LG甬兴、扬巴、中石油、中石化等各大石化厂家的百余种优势资源,供您选择~
声明:本文由第八元素塑料版整理发布,素材来源上海证券网、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流程工业等互联网公开信息,个人自己的观点仅供参考,如有任意的毛病请先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