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牛市来了,而且牛市疯了。那么在场外现在观望的朋友还能够入场来买入吗?我想这是场外观望的朋友很多都希望回答的问题。用几分钟时间和朋友们来讨论一下。
我们来看,从 9 月 24 号到 27 号,如果看大盘指数,像创业板指数涨幅累计在四天时间达到了 20%,甚至更多。上证指数涨幅最小也达到了 15%左右。很显然,四天时间市场由过去的熊市不但转入到了牛市,而且呈现出疯牛的状态。
再看交易量,在 9 月 27 号我们正真看到沪深两市的交易量,如果说没有上交所的信息系统故障问题,那么恐怕全天交易量达到甚至超过 18000 亿也并非不可能。但即使考虑到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的故障问题,全天成交量超过 15000 亿的概率也是相当之大。那么从成交量来看,市场上实际上不但是牛市来了,也是牛市疯了的状态。
那么很多场外观望的朋友看着原来心仪的个股纷纷出现大面积上涨,大盘指数涨幅如此之大,到底还能入市吗?
首先坚定地回答大家,市场逻辑变了。底部反转之后,不但是市场的气氛,大家的信心明显恢复,而且从国家层面来看待资产价格的这个大的增值,或者叫大的战略也发生了变化。过去不论是谈到股市,谈到楼市,只要谈到资产的价格,你会发现从中央银行到更高层的宏观调控部门,都更多的是讲防风险。防风险怎么防呢?
就是要防止楼市股市出现泡沫,防止资产价格的泡沫风险。但是在最近我们正真看到,从央行、有关部门,甚至更高层的这些会议里边所传达的意见,是要来稳住资产的价格,要来拖住资产的价格。所以我想,这个从过去打压资产价格到今天来保资产的价格,从整个国家的这种经济思路发生了大的转变,这是这轮牛市的底层的一个大的逻辑。
其实除此之外,如果来看企业的经营,看宏观经济的增长,那么至少当下都其实并没什么改变。中国的宏观上的这个大的经济逻辑发生了变化,就催生了这次的牛市。而且我们正真看到,除了央行所公布的这些超级量化宽松之外,财政部门预计也会有跟随的这样一些宽松刺激的重大政策也会陆续落地。
那么这些可能看上去会针对房地产或者针对经济,但这些政策落地也会利好股票市场。这些政策在没有宣布落地之前,应该说股票市场仍然还会有重大的这些潜在的政策来不断给予这种推动。所以牛市在我看来还没结束,还会继续。涨到什么地步,坦率说具体点位谁都没有很好的方法来揣测。
但是我想提示警醒我们,如果沪深两市的成交量假设说超过了 2 万亿,那么这样一个时间段您可能要考虑适当的减仓,适当的离场。第二呢,如果你持有的股票涨幅超过了 30%,30%以上,这样一个时间段也要考虑动态的止盈离场。
那么对那些场外观望的朋友入市怎么办呢?我想在这个情况下,在整个市场在争抢筹码的情况下,当下要关注那些涨幅不大的低位的公司。所以低位不是股票在市场上买卖的金额便宜,是说股票在市场上买卖的金额前期跌幅很大,现在还没再次出现明显的上涨,但公司整体看来,企业在整个行业的地位、企业的收入等等也是不错的,至少不是亏损的。
我想这一些企业也会迎来补涨的行情。它背后的逻辑是当大盘指数上涨之后,其实整个市场的估值重心会有一个水涨船高的作用。所以所有的上市公司都会雨露均沾,都会受到整个市场气氛、资金流入的推动而迎来上涨。我想这是场外投资的入市当前的姿态。
但是你要问我说,如果我投资不是考虑两三天,我考虑的是一个稍微中期一点。那在我看来,要关注那些受益于全球超级降息周期,受降息政策影响的,比方说像顺周期的,像资源股,还有资源库里包括像工业金属、小金属、能源金属等等这些有色金属类的,包括像煤炭、焦炭等等,钢铁等等。还有甚至包括像化学的那些原材料,像 PTA、聚乙烯等等比较原材料。
另外就是那些既受益于物价未来上涨弹性比较大的,比方像白酒、医美,就是医疗美容,包括像旅游的这些餐饮、旅游的消费,餐饮娱乐等等这些都是弹性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大。我想这个是中长线还会继续演绎这个行情。当然了,如果说前期这几天时间涨幅已经涨了百分之三四十了,不排除可能涨幅会慢一点。或者说会调整那么个一到两天时间,但是也不会深调,可能是出现了微调。
那么你如果说是一个中线的投资者,可能在这方面持有这些资产要保持耐心,仍然还会继续花开。